我們皮膚科醫生掛在嘴邊的抗老金科玉律,就是『保濕+防曬』,都講到變成全民知識了,大家也有在做了,可是能做得正確的人真的很少。
診間裡最常出現以下這樣的對話~
醫師:「皮膚有點乾,保濕做得不夠喔!」
諮詢者:「有阿!我都有保濕耶,而且我都用很多,每天都有擦耶!」
醫師:「那妳的保濕用的是什麼?」
諮詢者:「就是那個XX牌的玻尿酸阿,我還選小分子的耶!」
醫師:「那擦完玻尿酸接下來擦什麼?」
諮詢者:「就沒有啦,直接上防曬,因為我怕皮膚會出油,只是冬天好像就感覺比較乾。」
大家對保濕的觀念似乎已經被廣告洗腦了,只要講到保濕就會直覺想到玻尿酸。還有更多人錯誤地以為擦了化妝水就等於做了保濕,這更是嚴重錯誤,甚至可能越擦越乾。基本上,這個觀念也沒有全錯,但是因為不夠完整所以不算正確。
簡單來說,保濕就是「補水」+「鎖水」。保濕產品依據此兩原則來大致可分為1.幫皮膚「補水」的增濕劑(例如尿素、乳糖酸、胺基酸及玻尿酸等成分),劑型多為液狀,凝膠,凝露或精華液。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 或稱透明質酸),是一種透明的膠狀物質,當中吸滿了水分,可說是皮膚的保濕大將。1公克的玻尿酸可以吸收500c.c.的水分,相當於500倍吸水能力,強大的保濕功能,讓玻尿酸成為全民保濕明星。比起膠原蛋白分子只能攜帶三十倍的水分,玻尿酸分子可攜帶五百倍以上的水分,是公認的高效增濕劑。
2.幫皮膚「鎖水」的鎖水劑(包含一些脂肪酸、磷脂質、高不飽和植物性油脂、神經醯胺等)。其中神經醯胺是近年來快速被多元應用的成分,不僅是醫美品牌、歐美與日系品牌也陸續推出添加神經醯胺「Ceramide」保養品,連吃的保養品也強調有添加”讓妳變美麗”的賽洛美(也就是Ceramide神經醯胺)。Ceramide中文名稱為神經醯胺、賽絡美得、賽絡美或分子釘,是一種存在於肌膚角質層的細胞間隙間的物質,是角質層中最重要且比例最高的成份,約佔細胞間脂質的 40~55%。由於它的存在,使得角質層才可以發揮保濕功能及其結構完整性,可說是皮膚的家庭醫生。
神經醯胺因能在角質細胞中形成油包水(如下圖)的三明治結構,有效防止表皮水分散失,故具有高效的保濕效果。
玻尿酸和神經醯胺都是皮膚的保濕大將,但它們功能迥異,各司其職,需要裡應外合才能為肌膚防禦外敵(紫外線,汙染,敏感源等),打下一片亮麗江山。
玻尿酸與神經醯胺比一比~
成分 |
組成 |
保濕原理 |
主要 |
玻尿酸/ |
酸性黏多醣 |
增濕劑(Humectant),
|
增濕 |
神經醯胺 |
細胞間脂質 |
鎖水劑(Emollient)
|
保濕 |